太宗初践祚,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又诏勋贤三品已上子孙,为弘文馆学生。
践阼:即位。践,踏。祚,君位,国统。
弘文馆:唐武德四年(621)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626),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余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
学士:最早见于《周礼·春官》,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唐代置学士于学士院,以文学言语参谋谏诤,掌制诰,得受优宠。其后有承旨、侍读、侍讲、直学士等品秩之分。
更日:隔日或按日轮换。宿直:夜间值班。
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勋贤:指有功勋有才能的人。
太宗登基初年,就在皇宫正殿的左边修建了一个弘文馆,精选了全国通晓儒学的人,让他们以原来的官职兼任弘文馆学士,供给他们五品以上高官的珍贵饮食享用,按日轮换在皇宫里值班,在皇帝上朝的间隙就召到内殿来,讨论古代典籍,商议治政方略,有时到夜深才结束。太宗又下诏让那些三品以上有功勋有才能的人的子孙,做弘文馆的学生。
贞观二年,诏停以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而笾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已上,咸得署吏。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学生,以备众艺。太宗又数幸国学,令祭酒、司业、博士讲论,毕,各赐以束帛。四方儒生负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于是国学之内,鼓箧升讲筵者,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