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译文】,从一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译文】 从一方面来说,人心不可不空虚,空虚则会有义理来充实其中;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心又不可不充实,充实则物质的欲望不能进入其中。一六静中念虑澄彻,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澄彻:通明透亮。真体:佛教称不生不灭的本体为真体。真机:本来的素质与禀赋。冲夷:谦虚自抑。夷多作“挹”或“抑”。真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文】 从一方面来说,人心不可不空虚,空虚则会有义理来充实其中;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心又不可不充实,充实则物质的欲望不能进入其中。
一六
静中念虑澄彻,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澄彻:通明透亮。
真体:佛教称不生不灭的本体为真体。
真机:本来的素质与禀赋。
冲夷:谦虚自抑。夷多作“挹”或“抑”。
真味:原来本有的旨趣。
观心: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理。证道:验证佛家实理。
【译文】 清静之中,人的思虑通明透亮,能够呈现人心的本来面目;安闲之中,人的情态舒缓从容,能够认识人心的本来素质与禀赋;平淡之中,人的意趣谦虚自抑,能够得到人心的本来旨趣。观察心性验证实理,没有比得上以上三种情况的。
一七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
性天:人得之于上天的本性。
【译文】 从安静的环境中得到的安静不是真正的安静,而在动乱的环境中能够得到安静,那才是人得之于上天的本性中的真正境界;在快乐的时候得到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在痛苦的时候能够得到快乐,那才能体现出人心体之中的真正机心。
下一篇:营养师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
延伸阅读:
- 和乐天《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图]
- 具官唐宋以来公文函牍上应写明官爵品位的地方常简省作“具官”尚[图]
- 读史致用鹿和狼的故事 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图]
- 古人对所犯错误抱有积极的心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主张君子对[图]
- 我们的民族以美德懿行作为安身立命之根“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将[图]
- 正只;只要,真长刘惔晋明帝的女婿妻庐陵公主子敬王献之晋简文帝[图]
-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 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 齐之待使者盖将[图]
- 钩弋(yì)夫人汉武帝的婕妤(jié yú宫中女官名)[图]
- 唐时有士子奔马入都者人问“何急如此?”答曰“将赴‘不求闻达’[图]
- 佛陀告诉阿难此名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