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福州 [切换]
    福州KTV招聘网 > 福州热点资讯 > 福州学习/知识 >  . 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这是宋朝人注释《孟子》的代表作品朱

    . 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这是宋朝人注释《孟子》的代表作品朱

    时间:2022-10-13 10:03:33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486次   【】【】【网站投稿
    . 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这是宋朝人注释《孟子》的代表作品。朱熹其人,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是两宋道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中古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他于《孟子》一书用力甚勤,著述除有《孟子集解》之外,尚有《论孟精义》、《孟子问辨》、《四书或问》等,至于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中涉及《孟子》一书的讨论,则更不胜枚举。以往有种成见,认为道学只讲哲学而不讲经学。那实际是缺乏历史

    . 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这是宋朝人注释《孟子》的代表作品。

    朱熹其人,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是两宋道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中古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他于《孟子》一书用力甚勤,著述除有《孟子集解》之外,尚有《论孟精义》、《孟子问辨》、《四书或问》等,至于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中涉及《孟子》一书的讨论,则更不胜枚举。以往有种成见,认为道学只讲哲学而不讲经学。那实际是缺乏历史常识的误解。只需翻检一下宋明时代的学术著作即可发现,一空依傍、自成体系者极少,而凭借经义传注发挥思想的却比比皆是;甚至包括那些为数不少的“语录”和“笔记”同样也不例外。这说明,道学家和心学家同样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的研究和阐发。只不过当时学者所注重的儒经与汉唐时期的儒者有所不。同,经典研究的形式有所变化,所关心的时代课题有所差异而已。朱熹的《孟子集注》可说是最好的例证,他并没有忽视传统的训诂,他曾说过:“某解《语》、《孟》,训诂皆存。学者观书,不可只看紧要处,闲慢处要都周匝。”钱穆先生对朱熹的经学曾有一番颇中肯綮的评价:“朱子于经学,虽主以汉唐古注疏为主,亦采北宋诸儒,又采及道学家言,并又采及南宋与朱子同时之人。其意实欲融贯古今,汇纳群流,采撷英华,酿制新实。此其气魄之伟大,局度之宽宏,在儒学传统中,惟郑玄堪在伯仲之列。惟两人时代不同,朱子又后郑玄一千年,学术思想之递衍,积愈厚而变益新。朱子不仅欲创造出一番新经学,实欲发展出一番新道学。经学与道学相结合,又增之以百家文史之学。至其直接先秦,以《孟子》《学》、《庸》羽翼孔门《论语》之传,而使当时儒学达于理想的新巅峰,其事尤非汉唐以迄北宋诸儒之所及。”

    朱熹《孟子集注》的特点,是既重汉唐注疏,又不一味推尊,不仅吸收传统注释,且收入宋儒十二家解说,下以己意,可谓集两宋《孟子》学大成。当然,也有人以为朱熹的《集注》过于偏重哲学义理的阐发而忽略章句训诂及名物典章制度,这一观点自然不能说错。但殊不知,这恰恰也是此书特点之所在。还是周予同先生说得好:“朱熹之于《四书》,为其一生精力之所萃,其剖析疑似、辨别毫厘,远在《易本义》、《诗集传》等书之上。名物度数之间,虽时有疏忽之处,不免后人之讥议,然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实自有宋学之主观的立场。”10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们现在要读《孟子》,如果不读一读朱熹的《孟子集注》,那你的理解一定难以全面,甚而还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1这是清代学者经典新疏的代表作之一。

    焦循其人,是清朝乾嘉之际扬州学派的经学大师,他以《易》学闻名于当时。但焦循早在青年时代就有志于重作《孟子正义》1因为他认为“伪疏舛驳乖谬,文义鄙但,未能发明其万一”1当然,这可能也包含他对过于偏重义理的朱熹《孟子集注》的某种不满,尽管此点他没有明说。但后来的三十多年里,焦循的精力基本上都萃于了《易》学,所以无暇顾及《孟子》一书。当他完成其名著《雕菰楼易学三书》,开始从事《孟子正义》撰作时,已经步入其晚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五十四岁的焦循,与儿子焦廷琥一起开始纂辑资料汇集性质的《孟子长编》。当十四帙《长编》完成后,他马上又着手编撰三十卷的《孟子正义》,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完成其著。翌年七月,焦循未及誊清此书全稿就病故了1

    焦循《孟子正义》的特点是以训释名物为主,资料极为翔实。他博采经史传注,裁成损益,断以己意。就研究《孟子》资料的丰富而言,至今还没有哪部《孟子》研究著作能超过它。例如,其中仅征引清人考订注释的研究成果就多达六十余家。就体例而言,此书以赵岐的《章句》为主,分段疏释。但他并不墨守唐人所谓“疏不破注”的注经原则,“于赵氏之说或有所疑,不惜驳破以相规正”1客观地说,焦循的《孟子正义》,如对想粗粗了解《孟子》的人来说,或有繁琐之嫌;但对想认真研究《孟子》的人来说,则价值极大。

    . 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这是当代流传很广的一个译注本。

    已故的杨伯峻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古籍整理和注译专家,曾师从杨树达、黄侃等国学大家,于古汉语语法和虚词及古籍的整理和注译方面颇有建树。他的《孟子译注》虽不如其《论语译注》那么有名,但也影响不小。

    该书的注释,颇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方式等,对历史知识、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也有一定的考证,而全书的译文亦属严谨、明白、流畅。这一切都颇便于初学者,因此自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后,屡次再印,流传甚广。

    注释

    按:“本书”中凡引《孟子》语者,书名省略,仅列篇名。

    有关这个过程,其中因需考证的内容很多,注释也太多,这里一般就不具体出注了,详可参看拙作《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一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期。

    详可参看容肇祖:《明太祖的〈孟子节文〉》,《容肇祖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按:这个本子的单行本现在寻找不易,但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中已全部收入。所以查找也不难。

    《四库全书总目·〈孟子正义〉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页。

    (清)焦徵:《孟子正义·识语》,《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页。

    最新便民信息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