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福州 [切换]
    福州KTV招聘网 > 福州热点资讯 > 福州学习/知识 >  《离骚》之外屈原尚有《九歌》、《天问》、《九章》等主要作品《

    《离骚》之外屈原尚有《九歌》、《天问》、《九章》等主要作品《

    时间:2022-06-23 10:01:23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722次   【】【】【网站投稿
    《离骚》之外,屈原尚有《九歌》、《天问》、《九章》等主要作品。《九歌》共十一篇,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祀神的乐歌经过艺术加工再创造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有对自然神的热烈礼赞,有表达神神、神人相爱的恋歌,也有对爱国英雄的歌颂;《天问》是仅次于《离骚》的第二长篇,计三百七十余句。诗中一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地山川、神灵鬼怪、古史传闻等,表现了诗人的大胆怀疑批判精神与对宇宙空间的哲学思索;《九

    《离骚》之外,屈原尚有《九歌》、《天问》、《九章》等主要作品。《九歌》共十一篇,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祀神的乐歌经过艺术加工再创造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有对自然神的热烈礼赞,有表达神神、神人相爱的恋歌,也有对爱国英雄的歌颂;《天问》是仅次于《离骚》的第二长篇,计三百七十余句。诗中一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地山川、神灵鬼怪、古史传闻等,表现了诗人的大胆怀疑批判精神与对宇宙空间的哲学思索;《九章》共九篇,是一组政治色彩浓重、感情充沛的抒情诗,其中大部分篇章是屈原被疏远或流放在外时创作的。其余如《哀郢》、《远游》等也基本上都是围绕屈原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苦闷心情而写的。

    其他作家的拟骚之作要么直接抒发对屈原的经历的同情之感,要么设身处地想象屈原当时的种种遭遇,要么直接以屈子之口吻刻画情节、细节与心理活动,要么由屈子之不幸联系到自身的不幸,大体总不离屈原及其情感。总体上说,汉代楚辞在内容上主要追随屈宋楚辞的传统,抒发对先贤屈原的惋惜、悯伤、感念,同时蕴含作者对时世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但相比屈原作品而言,汉代楚辞在情感抒发的强烈程度上更加平淡,已很少有激烈的情感呼号、上天入地的执著追求、愤世嫉俗的高洁情怀与对宗国忠君的深沉眷恋。因此,离屈原楚辞的崇高精神更远了一步。

    除了屈原及其作品的崇高精神以外,以《离骚》为核心的作品在文学上的动人心魄的艺术特色也是使《楚辞》之所以富有穿越古今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传奇性的想象。《楚辞》的浪漫主义色彩极为浓重,它能够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形成瑰丽奇异的风韵与色调。如《离骚》中诗人南访重华、饮马咸池、上叩帝阍、下求佚女、朝发天津、夕至西极、驰太空、游仙境的情境描写,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神秘、奇丽、狂放、孤愤的另类世界。

    (二)使用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屈原在其作品中常用佩戴或种植杜若等香草以表达其异于浑浊俗世的高洁,以追求才貌兼备的女子以表达其对理想君主的渴望,以铲除恶草以表达其对奸佞小人的痛恨,也就是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近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楚辞章句·离骚经序》)。这种象征手法为历来的文人所继承,形成了独特的香草美人意象群。

    (三)开拓诗歌新体式。与礼乐文化观念支配下的中原地带整齐划一的《诗经》不同,楚地浪漫自由的地方文化特色使楚地产生了参差不一、自由多变的诗歌体式。《楚辞》中以六言为主,间以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灵活多变,产生跌宕错落的视觉和听觉美感;“兮”字的大量运用,创造了更自由舒缓,摇曳多姿、回旋往复的音韵效果。

    除此之外,屈原楚辞还有如抒情和叙事结合、幻想和现实交织、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双声叠韵等特征,这些艺术特色为后世文人所争相模拟袭用,正所谓“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文心雕龙·辨骚》)也。

    宋玉的《九辩》虽有沿袭屈原词句的特点,但在艺术上仍有其独特性。它不像屈原楚辞那样直接倾泻诗人内心的激情,而是通过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段,萧瑟的秋景和远行的凄怆交织糅合,山高水清的寂寥和贫士不遇的落寞相互渗透,在读者面前展开一个忧愁感伤的意境,使诗人的感情和自然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宋玉悲秋”遂成为后世诗歌中历久弥新的悲情意象。

    汉代楚辞在情感上基本承袭了屈宋楚辞抒情述志的模式,形式上也继承了屈宋楚辞在篇幅、句式和结构上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兮”字的大量运用,“远游”的结构等。但相比屈宋楚辞,汉代楚辞的篇幅明显缩短,句式趋于整齐,想象趋于平实,意象的运用也基本不出屈宋楚辞范围。只有淮南小山《招隐士》一篇与众篇不同。《招隐士》渲染了幽深、怪异、可怕的山中环境,表现了此地不可久留的主题。在具体描绘时,不仅使用层叠的可怖意象渲染出像“虎豹斗兮熊罴咆”那样使人恐惧不安的环境气氛,还运用“啾啾”、“萋萋”、“峨峨”、“凄凄”、“”等叠字形成回旋复沓的节奏,创造出“浏亮昂激”(王夫之《楚辞通释》)的音韵效果。这也是屈宋楚辞在后世得以充分发挥的良证。汉楚辞以后,历代拟骚之作层出不穷,使楚辞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得以不断地深入与拓展。

    楚辞源远流长、深厚博大,引起历代文人的高度重视,以致使《楚辞》出现了众多的注本和篇目不同的文本,但始终以东汉王逸的《楚辞》篇目为流传最广、以宋代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为最常见之注本,本书即以学界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汲古阁刊本《楚辞补注》作为底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离骚》、《九歌》等楚辞精华。

    本书每篇均包括题解、注释、译文三部分。题解以简要且能概括全诗内容及艺术特征的语言勾勒出篇章概要。注释包括注音和释词两部分,难认的字在字后括注拼音,难理解和多解的字词和文化常识等一并出注。注释语言力求简明准确,极为重要的地方列举多家不同见解,并择其最善者而从之,为读者能更广泛地借鉴和选择留下思考的余地。对于较长的篇目,采用分段注释,以便于读者能对照注释迅速参透诗文蕴意,帮助理解诗词的妙处,体会诗篇遣词造句的艺术风格。译文力求直译,不妄加改动、随意增减,保持诗歌的原生态,或晓畅通达地传达原文喻意,便于读者更清晰地理解诗作的本意。

    无论正文或注释、译文,均采用简化字,个别沿用已久的异体字在正文中不予改换而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对于楚辞中较多今天不常见的冷僻字,与今天相应的规范字、简化字字义有差别或易引起歧义者,仍保留这些异体字,不做改动,使读者据此能窥见原文风貌。

    最新便民信息
    15535353523